(2025.11.19,新加坡)相比以往录取更注重学科成绩,韩国高校录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包括顶尖的首尔大学在内,多所韩国知名大学开始拒收有校园暴力记录的申请者。数据显示,在去年的大学招生季中,共有298名考生因其个人档案中的校园霸凌记录,最终未能被他们所报考的高等学府录取。
根据韩国国会教育委员会从教育部获取的资料,在提交数据的134所四年制大学中,有71所院校在去年的招生工作中,明确将考生的校园霸凌记录纳入评估范围。这些学校对存在劣迹的考生采取了相应的惩戒措施,包括在录取评分中扣减分数或直接拒绝录取。总计有397名考生因此受到影响,其中四分之三,即298人,最终与心仪的大学无缘。
未能录取霸凌学生的高校名单中不乏知名学府,如启明大学、庆北大学、汉阳大学、成均馆大学,乃至顶尖的延世大学和首尔大学。

当前,从“书面道歉”到“开除学籍”,韩国校园暴力处罚方式按严厉程度分为9个等级,6级及以上的处分记录必须记入学生档案,最高等级处分记录甚至会终身保留。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可以自行确定衡量标准。举例来说,庆北大学出台了一个严格的录取减分系统:对受到1到3级校园暴力处罚者扣10分,4到7级扣50分,8到9级扣高达150分。
此次被拒收的22名申请者不仅包括普通学生,还包括艺术、体育等特长生。庆北大学在声明里说:“这(校园暴力)绝非单纯的个人不当行为,而是对社会信任的践踏。我们认为,高校有责任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韩国先驱报》表示,这一改变背后是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直到本世纪初,校园暴力在韩国还经常被视为“天性使然”或同学间的个人纠纷。当时,校方鼓励教师进行调解而不是处罚施暴者,并劝说受害者家长原谅施暴者。但韩国过去十年发生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校园暴力事件后,校园暴力已被视为社会问题。
一名高中教师说,过去校园暴力常被看作是个人矛盾,但对受害者来说,受暴的经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阴影。“如今,校园暴力被认定为是对基本权利的侵犯,全社会都在要求对此类行为追究长期责任。必须要让霸凌者明白,他们在学校所作所为(的后果)可能伴随他们一生。”
实习记者:胡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