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补迷信下的老虎农场

食补迷信下的老虎农场

7293

《千金·食治》:“味酸,温,无毒。”《本草衍义》:“微咸。”《医林纂要》:“甘酸,热。”补脾胃,益气力,壮筋骨。治脾胃虚弱,恶心呕吐,疟疾。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这里说的是一味药材,同时也是食材,老虎肉。最近《纽约时报》记者探访一个位于老挝的老虎农场,曝光了一个充满血腥味和金钱气息的野生动物产业链。而这个产业链根本逻辑的后面,东方食补文化中“以形补形”的糟粕理论若隐若现。

每年25亿美元,这是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市场规模做的评估,而根据媒体和环保组织的调查,这个数字还要来得更高,估计每年达到100亿美元!这是一个地下市场,事实上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数字,只能从破获的案件和野生动物种群的变化来判断。最近,记者在老挝(Laos)暗访了一家老虎农场,内幕触目惊心,这个非法市场的巨大冰山露出了一个小小的一角。

小炒虎肉45美元一盘

在老挝(Laos)博胶省(Bokeo)的一个老虎农场,一只老虎在笼子里走来走去,痛苦地低吟着,另一只在角落里沉睡,还有一只无神地盯着栅栏。旁边还有一个笼子,里面也关着三只老虎,后面还有三个笼子:每个都关着一只老虎。它们很快就会被宰杀,然后做成美味端上桌。

这些老虎都是金木棉集团(Kings Romans Group)的产业,该集团在此地经营着一家赌场、多家酒店、一个射击场、一座斗兽场、一个唐人街主题的购物中心,还有就是这个破旧的动物园(野味农场)。

据报道,10年前,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公司与泰国政府签下租约,开始开发这片面积12平方英里(约合31平方公里)的土地。它位于博胶省西北部,与泰国隔湄公河(Mekong River)相望,被称为金三角经济特区(Golden Triangle Special Economic Zone)。

这个免税区的大多数生意都是中国人在做,员工也大多来自中国,光顾这里顾客大部分也是中国人。他们到这里来,是为获得在中国不容易找到的东西,比如老虎等珍禽异兽制品。

环保人士认为,这座动物园实际上是一座野味农场,参与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与泰国其他类似机构交换老虎,以及非法屠杀动物以获取它们的器官等。资料显示,老虎、熊、蛇和不计其数的其他动物被关在遍布东南亚的许多农场内,其中有不少属于濒危动物。经营者在野外非法捕捉动物,然后把它们伪装成人工繁殖的动物,或就地养殖和非法出售。

这些农场是走私业的上游。有人估计,这个行业的利润率只有全球毒品和军火贸易,以及人口贩卖可与之相比。金木棉的餐馆提供着昂贵的熊掌、穿山甲菜品和小炒虎肉,顾客可以搭配虎骨酒享用,这是一种高度白酒,里面有浸泡了数月的虎鞭、虎骨,甚至是整副老虎骨架。

当一群外国人出现在金木棉最高档的财神(God of Wealth)酒楼时,心存疑虑的餐厅老板告诉他们的翻译,“你们可以在这里用餐,但不要点野味”。但这里的员工还是为他们上了20美元一小杯的虎骨酒,还给旁边桌子上的顾客上了一只熊掌。今年5月,媒体摄影记者暗访这家餐馆时,曾点到45美元一盘的小炒虎肉。

在附近,有六家珠宝店和药店摆着标有天价的虎牙和虎爪,还有犀角雕、犀角镑片、象皮和象牙。据非营利机构越南保护自然教育组织(Education for Nature-Vietnam)报告称,金三角经济特区在公开出售用大量受保护动物——包括老虎、豹、犀牛、熊和大象——制成的菜肴、药物和珠宝。

圈养老虎数量超过野生老虎

这个报告促使老挝政府对这里的一些企业进行了突检,在电视上播放了烧毁一些虎皮的画面。但知情人士表示,自那次“走过场的查处”之后,情况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目前有大约700只老虎生活在老挝的农场里。据信还有成千上万只被关在东南亚各地,另有5000至6000只被圈养在位于中国境内的200多家养殖中心里。野生老虎只剩下不到4000只;圈养老虎数量现在远远超过了野生老虎的总数。

在去年秋天召开的一场有关濒危物种交易的国际会议上,泰国政府官员曾经承认本国的野生动物农场问题日益加重,还承诺会关掉老虎农场。截至目前,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一个与政府有密切合作的消息人士表示,一些老挝政客依然深度参与农场的运作,还提到泰国的林业部门没有关闭这些农场的权力。因担心遭到报复,此人要求匿名。

中国和所有东南亚国家都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简称Cites)。依据该公约,各国只能进行以保护为目的的老虎养殖——而不是为获取它们的器官——而且不能以无益于野生老虎的商业化规模运营。

然而,在老挝等几个亚洲国家,环保人士收集了大量证据,足以证明许多动物园和农场只是商业繁殖的幌子。“以贸易为目的的老虎养殖,会迷惑消费者和刺激需求,”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亚洲地区总代表格蕾丝-格-加百利(Grace Ge Gabriel)说。

2016年,泰国虎庙里的僧人被指虐待老虎,并将它们拿到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网络中售卖,因此成为头条新闻。最终,警方在庙内的一个冷冻柜里查出了40只死虎崽,以及虎爪等野生动物产品。泰国现在圈养着约1450只老虎,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虎庙等热门景点。在那里,游客会花钱拍照,与虎崽和年轻成年虎玩耍。

据知情人透露,当老虎达到性成熟阶段对人具有攻击性的时候,往往就会失踪,以高达5万美元的价格在黑市上出售。他正在拍摄一部有关老虎农场行业的纪录片。

环保人士也指控中国的老虎农场存在非法行为——其中有两个农场获得了政府的投资。中国法律允许一些虎皮的合法交易,但自1993年以来就禁止买卖虎骨。然而,环境调查机构在2013年发现,有农场在储备虎骨用以酿造虎骨酒,还有野生老虎的皮被当作圈养虎的皮在出售。

在越南,官员最近批准了曾两次被判走私老虎的范文俊(Pham Van Tuan,音)的妻子的申请,允许她“以保护为目的”从捷克共和国进口24只老虎。越南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仙孟(Vuong Tien Manh,音)在一封邮件中表示,在过去5年里,越南截获了大量冷冻虎肉和虎骨,他们怀疑其中大多数最早都来自老挝。他还表示,越南警方不允许进行老虎商业养殖,但这个国家圈养着约130只老虎。王仙孟表示,所有的虎场都受到严格的监控。

老虎是亚洲最具争议性的被圈养野生动物,此外还有无数其他物种——鳄鱼、豪猪、蟒、鹿等——也在亚洲和东南亚各国的农场里圈养着。

包括政府官员在内,一些倡导者认为应该将这类设施列为合法并予以鼓励,称以圈养动物满足需求,可以减少捕猎野生动物的压力。也有人表示,没有证据可以支持这种论断。“我想不出东南亚有哪个物种从商业圈养中受益的,”监测野生动物贸易的非营利组织Traffic的东南亚地区主任克里斯·谢泼德(Chris Shepherd)说。

濒危物种贸易合法化的风险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亚洲反走私项目主任斯科特·罗伯敦(Scott Roberton)表示,将圈养老虎及其他濒危物种的贸易合法化会带来的风险,与持续几十年的象牙贸易带来的风险是一样的。

“合法的贸易会刺激需求,迷惑消费者,给走私非法动物产品大开方便之门,这正是现在全球关闭象牙市场的原因,”他说。“这些国家根本没有严格控制合法贸易的能力,”罗伯敦说。

越南官员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2008年开展的调查显示,78家接受调查的野生动物农场中,约有一半会定期“洗白”在野外捕获的动物。

宠物贸易也是一个问题。印度尼西亚每年出口逾400万只被标为人工繁殖的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其中每周有数千只会运往美国。但谢泼德说,所有这些都是在野外捕获的。

“我去过印度尼西亚的几乎每一个爬行动物农场,没有哪个农场配备了养殖设施,”他说。“每个农场外边都有野生动物经销商转来转去。这很荒谬。”

谢泼德说,现代野生动物农场是在1990年代出现的,而且变得越来越流行,但被养殖的那些物种的野生种群规模却不断大幅萎缩。老虎在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实际上已经绝种了,在中国也只有7至50只仍然生活在野外。“不过,不论养殖了多少老虎,仍有野生老虎被杀害,”他说。

即便老挝当局采取行动关闭这些农场,如何处置该国的700余只圈养老虎也是一个挑战。为其实施安乐死会招来不必要的媒体关注,但把它们放到野外也不是办法。野外没有太多猎物,而且这些老虎缺少生存技巧,也不害怕人类。

继续养着他们则会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单是饲养一只老虎,一年就要花费数千美元,何况老虎的寿命可以长达20年。

越南在2002年宣布养殖熊和销售胆汁为非法行为时,面临着类似的窘境。五年后,约1200只熊仍和他们最初的主人生活在一起。很多熊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被关在比它们的身体大不了多少的笼子里,忍受着疾病的肆虐以及食物和水的匮乏——人类还继续非法采集着它们的胆汁。

亚洲动物基金会在河内附近经营着一家康复中心,里边安置着从这一行业中营救出来的160只熊,但该中心只获准安置200只动物。不过,即便不设数量限制,这个组织也缺少用于照料越南其余所有养殖熊的资金和空间。

保育人士认为,施加国际压力或许可以推动亚洲各国政府关闭老虎、熊以及其他野生动物农场,但这种策略的效力会因一个尴尬的事实而打折扣:美国的民宅后院、宠物园乃至公路服务区里,关着约5000只老虎!

亚洲食补文化是根源

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亚洲国家野味和动物制品市场的形成,其实是和东方流行几千年的食补养生文化分不开的。在东方的医学和养生理论和逻辑里面,比如“以形补形”,“医者意也”,通过摄入一种符号象征意义的食材或药物来暗示自己可以治愈某些方面的疾病或强身健体。

以形补形、以脏补脏是中医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细致观察所发现的一些规律。“以形补形”的理论是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延展,它是一种取于形象,归于抽象,再用于形象,并辅以生活经验矫正的一种方法论。严格地说,“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动物的脏器入药,来治疗人体相应器官的疾病。这种以动物脏器来调补身体的方法,来源于中医治疗学中的食疗法。中医是经验医学,在不能微观研究事物的背景环境下,只能通过寻找共同点的方式来总结规律。

比如老虎是一种威猛强健的肉食猛兽,食客就会联想到食用其肉或服用其骨泡制的药酒也必定会获得老虎身上的这种能量,这和原始部落通过食用敌人的脑髓和睾丸来获得对方的智慧和性能力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目前没有任何一种“以形补形”理论是通过生物学、营养学、医学以及临床学和统计学证明了是有科学证据支撑的。如果没有事实根据,那么任何说法就仅仅只是一个假说。中医理论是几千年的实践得出,自然有其自己的价值,但是里面也存在着大量的巫医理论和臆断糟粕。

比如熊胆,主含胆汁酸类之碱金属盐,另含有胆脂醇及胆汁色素。胆汁酸之主要成分为牛磺熊脱氧胆酸(Tauro-ursodesoxy Cholic Acid),水解后能生成牛磺酸(Taurine)与熊脱氧胆酸(Ursodesoxy Cholic Acid)。此外,并又含有鹅脱氧胆酸(Chenodesoxycholic Acid)、胆酸(Cholic Acid)等。

中医认为熊胆清热、镇痉、明目药。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痫、疳疾、疔痔恶疮,但现代医学证明熊胆主要有治疗胆结石的作用。其药理有效成分为熊去氧胆酸。此物质在脊椎动物胆汁中广泛存在,但黑熊较高。口服熊去氧胆酸对溶解某些类型的胆结石有一定的效果。熊去氧胆酸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人工合成成功,而且成本也不算太高。圈养黑熊活取胆汁,真的是一种无谓的残忍。

如果说养殖野生保护动物来贩卖赚钱的人可恶,那些买家更应该受到谴责,他们的口腹之欲驱动了整个非法市场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