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会否决同性登记法案...

香港立法会否决同性登记法案

17001

(2025.09.12,新加坡)香港立法会于9月10日以14票赞成、71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否决了特区政府提交的《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框架条例草案》。这是自2021年香港选举制度改革以来,首度出现政府提交的法案未能获得立法会通过的情况。

该法案源于2023年香港终审法院对前民阵召集人岑子杰一案的裁决。终审法院当时裁定,香港需在法律上承认同性伴侣关系,并要求政府在两年内设立“替代框架”,以保障同性伴侣在医疗决策、探视权及身后事务处理等有限权利。法院设定的暂缓期将于今年10月27日届满,而此次法案被否决后,政府表示暂无具体后续计划,也不会申请延长暂缓期限。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对表决结果表示失望,但强调这不代表香港法治受损。不少立法会议员在审议阶段已明确表达反对立场,而公众咨询期间收到的10775份意见书中,有约八成持反对态度。

香港立法会否决了特区政府提交的《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框架条例草案》(图源:网络)

国务院港澳办随后以“港澳平”为名发表文章,指出同性伴侣权利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因香港社会缺乏共识,立法会依从主流民意否决草案并不意外,也“不意味着立法会不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应防止有人将议题政治化、借机生事。

岑子杰在回应表决时称心情“复杂和失望”,并呼吁政府应继续寻求其他不涉及“婚姻”概念的法律方案,以符合终院裁决。

香港大专院校讲师樊智伟表示,香港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在家庭价值观念上仍较为传统,许多宗教和保守团体强烈反对承认同性伴侣关系。

他认为,即使法案未能通过,也不会显著损害香港的国际形象,一些西方国家如波兰也不认同同性伴侣关系,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到现在仍禁止同性婚姻。不过,港政应该积极加强性取向的反歧视教育,让公众对同性恋有正确认知。

尽管香港终院此前多次裁定政府需就同性伴侣权利做出法律安排,但在缺乏社会共识与政治支持的情况下,相关立法进程仍举步维艰。

目前,香港并未将性倾向反歧视立法纳入《性别歧视条例》,而此次草案仅涉及非常有限的民事权利内容,不涉及婚姻地位或全面伴侣制度。支持者认为这是迈向平等的一小步。

实习记者: 胡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