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安昕/时代财智
(2025.09.11,新加坡)在今早于新加坡举行的2025年财新论坛上,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部长颜金勇发表主题演讲,指出在全球战略竞争加剧、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合作受挫的背景下,亚洲依然具备崛起的强大基础,有责任也有能力在世界动荡中成为稳定与增长的支点。

颜金勇:稳定、开放与包容是亚洲最具价值的三大贡献
颜金勇部长指出,亚洲拥有庞大且相对年轻的人口、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数字连接,这些优势使本地区有望继续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但他强调,这一前景并非理所当然,亚洲必须在三个方面持续努力。
首先,维护和平与稳定是亚洲发展的前提。颜金勇提到,尽管本地区偶有摩擦,但整体上成功避免了大规模冲突,为经济发展与跨境供应链的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他呼吁各国保持对话渠道畅通,在冲突出现时保持克制,并强化区域机制来管控分歧。他以中印近期的边境会谈、泰柬维持停火为例,说明即便矛盾存在,邻国仍能选择和平而非升级冲突。
其次,面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弱化,他强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亚洲开放与合作的典范。该协定涵盖全球约三分之一的 GDP、出口和人口,已消除约 92% 的关税壁垒。他呼吁扩大 RCEP 的成员范围,欢迎孟加拉、智利、香港和斯里兰卡等表达加入意向的经济体,同时积极与欧盟和海湾国家理事会探索数字贸易与供应链合作。他指出,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不仅能凸显亚洲多元经济的比较优势,也能向全球企业与投资者传递明确信号:亚洲将继续保持开放。
第三,亚洲应成为包容与进步合作的典范。以低碳转型为例,颜部长指出,各国条件不同,但应根据“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走出多样化路径,共同迈向可持续未来。同样,在数字经济方面,亚洲既是创新高地,也存在显著差距。通过灵活分层的机制,具备更高准备度的国家可以先行推进,其他国家则可在时机成熟时加入,从而实现包容性增长。他强调,这种务实且灵活的多边主义,将使亚洲为全球经济探索新路径。
曹忠明: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共赢
在今天的“亚洲愿景论坛”上,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也发表了演讲。他首先从一个生活场景,形容亚洲区域经济跨国界融合的缩影: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地铁上的年轻人,一边在手机上刷着中国的短视频,一边喝着越南的咖啡,顺手在新加坡的电商平台上下单。
他指出,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庞大而且多元的消费市场,东盟有加速升级发展的制造业,丰富的资源和年轻的劳动力,中国人餐桌上的榴莲等各类水果,东盟国家年轻人手里用的中国产手机,是中国与东盟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的一个最直观的例子。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曹大使进一步说明,中国和东盟日益紧密的贸易关系。1991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不足80亿美元,而在2024年已增长到9,823亿美元,成长速度高达120多倍。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消费习惯上,中国和东盟已经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共同体。
曹大使强调,面对充满动荡和不确定的全球环境,实现发展与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识。“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没有矛盾和分歧,过去我们也曾经经历过殖民统治,战争冲突和贫困落后的历史,我们更加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合作才能带来共赢,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