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圣辉:中国和印度经贸关系...

陈圣辉:中国和印度经贸关系升温 东盟将受益

17118

(2025.09.09,新加坡)新加坡贸工部政务部长陈圣辉形容中国和印度为“亚洲增长的驱动力”,并指出当前新德里与北京的关系正在升温,东盟国家将在多方面从中受益,因为这个区域组织的贸易网络处在两者之间,可以发挥桥接作用。

“东盟是一个平台,这两个大国能通过东盟与更广大的区域建立联系。我们也为两国的贸易与合作提供一个稳定的、充满机会和蓬勃的市场,” 陈圣辉昨天出席一个题为《中印关系在全球不确定性下促进增长、投资与贸易》的论坛时发表上述讲话。该论坛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和南亚研究所联合主办。

他补充道:“和东盟并肩站在一起,通力合作,中国和印度可成为推动亚洲经济增长的主力。”

最近美国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在一定程度上令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升温,但观察人士仍不敢断言双方会迎来更紧密的经济合作。

然而,中印倘迈向更强的经济合作,东盟凭借总量逾4万亿美元 (约合5万亿新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走出两国巨大的影子,充当它们的桥接者,成为推动亚洲增长的另一新引擎。参与论坛者大多认为,中印关系活跃,东盟将是受益者,也同时是竞争者。

新加坡贸工部政务部长陈圣辉指新德里与北京关系升温,东盟国家将可从中受益(图源:网络)

陈圣辉指出,作为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之间已铸成深度融合的供应链。他举例说,北京是东盟在铁路、港口、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中的重要投资者。

至于印度,他认为该国有机会在半导体、绿色能源等关键领域与东盟实现供应链整合。此外,印度与东盟双方也在推动数字和绿色经济方面的合作,以进一步强化东盟—印度关系。

谈到新印关系时,陈圣辉回溯,新加坡早在2005年就与印度签署了首份自由贸易协定,为过去20年扩展贸易与投资创造了条件。2022年启动的印度—新加坡部长级圆桌会议刚于上月在新德里举办了第三届,并同一时间召开了印度—新加坡商务圆桌会议。

他举例称,新加坡港务集团在印度纳维孟买港投资12亿美元,这是该集团在印度最大的投资之一。他还提到双方在半导体、可持续工业园区以及劳动力技能培训方面的合作。

他接着说:“印度在电子产品、电动车、汽车零部件和绿色能源等制造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这为新加坡拓展政府间合作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为本地企业参与印度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今年正值新加坡与印度建交60周年、以及《全面经济合作协定》(CECA)签署20周年。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最近访印,期间他与印度总理莫迪启动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定,这是指导两国下一阶段关系发展的路线图。

谈到中国时,陈圣辉指出,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新加坡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而新加坡也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此外,《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亚洲国家签署的首个全面性双边自贸协定。

他补充道,中新两国合作已超越经济领域,拓展至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并通过中新双边合作联合理事会保持定期交流,该理事会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

“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正在促使印度和中国相互靠近,”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奥尔森(Stephen Olson)说道,并指出,除共同面临关税威胁外,两国经济体也都想要摆脱西方贸易模式和机制的影响。不过,,他也表示,两国间潜在的矛盾以及相互冲突的经济利益可能意味着,两国建立牢固纽带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梦。

高盛亚太首席经济学家蒂尔顿(Andrew Tilton)指出,美国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远大于对印度的冲击。他指出:“对中国来说,其挑战在于开拓新兴市场。而另一边,印度则在人工智能转型等领域有相当大的空间以扩大投资。”

百年亚洲顾问公司(Centennial Asia Advisors)首席执行官巴斯卡兰(Manu Bhaskaran)认为,东盟地区对中印两国经济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增加。他指出:“东盟对中国产能过剩以及出口激增感到担忧,中国必须认真对待,因为东盟的态度最终会影响中国的经济。”

不过,他也提到,东盟内部正出现日益分化的趋势——东南亚的北部国家正更深地融入中国的影响范围,而南部国家则相对较浅。

巴斯卡兰还指出,该地区与印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联系。他表示:“印度并没有利用这些联系加强与东南亚的经济关系,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作为。它不能继续忽视这个拥有超过6亿人口的地区。”